大三农

热线:13939071485

首页>卫生健康>濮阳县人民医院:生死时速七小时,与死神的惊心博弈

濮阳县人民医院:生死时速七小时,与死神的惊心博弈

2025-8-6 20:59作者/来源:濮阳县人民医院 

近日,我对出科患者进行电话回访,得知那位曾反复发生室颤的患者已康复出院,心中满是喜悦与欣慰。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夜班,那一场与死神激烈争夺生命的战斗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

心室颤动,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律失常状况。它是指心室出现无序的电激动,导致心室原本规律有序的激动和舒缩功能完全丧失。这种病症常见于多数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患者,堪称致死性心律失常的“头号杀手”。

640_副本.jpg

7月19日,濮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位79岁的高龄患者。患者以意识障碍、呕血为主要症状前来就诊。在完善相关检查的过程中,意外陡然降临。15:32,患者突然意识丧失,口唇呈现出可怕的紫绀色,牙关紧闭。心电监护仪上,那刺眼的心室颤动波形疯狂跳动,仿佛是死神发出的狰狞信号。张振宇主任医师当机立断,迅速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。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抢救,患者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。与此同时,张振宇主任医师立即联系心血管内科赖诚诚主治医师前来会诊。经过详细评估,患者存在恶性心律失常、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肌酶异常等情况,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。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迅速行动,紧急为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。然而,检查结果显示冠脉血管并无严重狭窄,没有支架植入的指征。但术后,患者仍频繁出现室颤,烦躁不安,病情危在旦夕,随时可能被死神夺走生命。为了争取一线生机,患者被紧急转入ICU。

当晚23:00,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。此时,患者意识模糊,烦躁不安,查体极不配合,心率仅56次/分。医护人员立即给予营养心肌、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。然而,命运似乎并未打算轻易放过这位患者。23:58,患者再次出现心室颤动。值班人员迅速反应,立即展开心肺复苏和心脏电除颤。但患者意识依旧丧失,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医护人员果断为患者进行紧急气管插管,并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。面对这致命的心律失常,我和其他值班人员一刻都不敢松懈,眼睛紧紧盯着监护仪,密切观察着患者的每一个生命体征变化。

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,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。03:23,室颤再次来袭,医护人员迅速进行心脏电除颤和心肺复苏。但这仅仅是开始,随后室颤多次发作,如同汹涌的潮水,一波接着一波,一次次将患者推向死亡的边缘。在这场生死较量中,值班人员谢红伟副主任医师、张淑洁主管护师、张胜男主管护师、徐慧玲主管护师、王伟护士等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分工明确、配合默契。一人全力以赴进行心脏按压,为患者维持生命的血液循环;一人精准操作电除颤,试图击退那肆虐的死神;一人迅速推注药物,为患者提供生命的支持;一人认真做好记录,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。

站在患者床旁,近7个小时的时间里,我们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,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额头的汗水不停地滚落,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了大半。但当我们望着监护仪上渐渐平复的心律,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地。多次的复苏除颤,我们从未言弃,因为我们深知,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,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去守护。就这样,在与死神的激烈搏斗中,我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医术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当黎明的曙光洒进病房,我们知道,这一夜,我们成功地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患者的生命。虽然疲惫不堪,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针对患者平素有晕厥病史,且入院时存在电解质紊乱、心力衰竭、肺部感染等问题,重症医学科主任郭保军主任医师带领治疗组,经过深入分析和讨论,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他们精心调整用药,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,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,生命体征趋于平稳,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,各项指标也逐渐下降。22日,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;23日,又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。这一系列的好转,让每一位参与治疗的医护人员都倍感欣慰。

面对这位多次濒临死亡边缘的危重患者,任丽君护士长与值班护理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。他们每天精心照顾患者,密切观察生命体征,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与曲线,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。从皮肤的护理到肺部的护理,从出入量的平衡到患者清醒后的心理疏导,每一个环节他们都认真对待,倾注了全部的关爱与耐心。正是他们的悉心照料,帮助患者度过了生命的难关。

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,患者的病情终于趋于平稳,顺利转入了普通病房,并最终康复出院。这场与死神的惊心博弈,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,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守护生命的信念。在未来的医疗道路上,濮阳县人民医院将继续砥砺前行,用专业的知识和无私的爱心,为更多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。(谢红伟)

[编辑:徐文超]